力量 | 18 | +4 | 人類+2 |
敏捷 | 14 | +2 | |
体质 | 14 | +2 | |
智力 | 9 | -1 | |
感知 | 14 | +2 | |
魅力 | 7 | -2 | |
攻击武士刀 | +8 | 1d8+4/18–20/×2/揮砍 | 处决 |
投石索 | +5 | 1d4+4/x2/鈍擊 | 50呎 |
攻击方式 | 攻击加值 | 伤害/重击范围与倍率/伤害类型 | 射程或其他说明 |
防御AC 19(+7护甲 +2敏調),措手不及17,接触12
HP 31(3d10+9)
强韧+6,反射+4,意志+4
种族特性和背景特性野性之心(Heart of the Wilderness):在野外生活的人们经过总总磨难学会了强者生存的真谛。他们在求生检定上获得相当于他们职业等级一半的加值,同时他们在稳定濒死的强韧检定上获得+5种族加值,此外,在决定死亡的负生命值时,他们可以将职业等级的一半加到体质上。这个种族特性取代奖励技能。
反制者:先攻+2
追尋者:察覺+1,視為本職
天赋职业:HP+3
职业特性武器和防具擅长:武士擅长所有简易和军用武器,以及武士刀、薙刀和胁差。武士擅长所有类型的盔甲(重型,中型和轻型)和盾牌(除了塔盾)。
居和(2d6):剑豪可以用他的挑战使出闪电般的居合斩,在拔刀的一瞬间对他的目标造成毁灭性的创伤。在剑豪对一个敌人发出挑战后,但在他攻击挑战目标之前,他可以选择以一个整轮动作使用居合斩,进行一次正常的攻击检定。要使用这个能力,剑豪的武器在他的回合开始时必须收在鞘裡。如果他成功用居合斩命中对手,他的攻击额外造成1d6伤害。此额外伤害在三级以及往后每两级再+1d6直到在十九达到+10d6为止。居合斩造成的额外伤害不会因为重击而乘倍。
进行居合斩后,剑圣的AC在他的下一轮开始前都受到-4减值,而且他的武器已经出鞘所以必须像正常一样战斗。无论有没有命中,剑豪一天内都不能对同一个敌人使用此能力第二次。
武器智识(武士刀)(Weapon Expertise, Ex):3级时,武士在他选择的武器上获得独特的知识技术。3级时,他在武士刀、长弓、薙刀和胁差中选择一种。武士可以用一个自由动作拔出武器,如同拥有「即时备战」专长。此外,每当他使用选择的武器造成重击威胁时,在重击确认检定中获得+2加值。最后,他的武士等级和任何他所拥有的战士等级累计,来决定满足特别针对他所选择武器的专长的前提条件,例如「武器专精」。
武士道(Order, Ex)(勇武道):1级时,武士必须对一项特定的信条宣誓,通常是勇武道。信守武士道会带给武士一些加值、本职技能以及特殊能力。
守则:武士必须以生命保护其主公的性命和领地。他必须诚实而勇敢,尊重他的前辈和主人,忠诚于他的朋友和主公。他必须时刻以荣誉和尊严自律。
挑战:当勇武道的武士发出挑战时,他对其挑战目标的攻击获得伤害减免「1/-」,此伤害减免每在他每提升4级武士等级再+1。
技能:勇武道的武士将知识(历史,智力)和知识(贵族,智力)加入本职技能。真勇会的武士可以在未受训下进行知识(贵族)检定。若他在该技能上拥有等级,则可以在检定上获得其武士等级一半(至少为+1)的加值,前提是该检定涉及他所在地区的贵族或政治。
万物荣耀(Honor in All Things, Ex):2级时,勇武道的武士从他的荣誉感中提取力量。每当武士进行一次技能或豁免检定时,他可以用一个自由动作唤起荣耀的力量,来令自己的检定获得+4士气加值。他在2级时可以每日使用本能力1次,之后每提升4级再加1次每日可用次数,并在18级时达到每日5次的上限。
决意(Resolve, Ex):1级开始,武士获得决意能力,能够让他忍受哪怕最具毁灭性的伤害或折磨。1级时他可以每日使用此能力1次,之后每2等级增加1次。每当武士战胜其挑战目标时,他可以恢复1次〖决意〗的每日可用次数,但最高不得超过其每日最大可用次数。战胜挑战目标通常指将目标降至生命值0或更低,但GM可以规定敌人投降或逃离战斗也算是被战胜。武士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此决意能力。
坚定信念(Determined):以一个标准动作,武士可以消耗1次〖决意〗可用次数来移除疲乏、战栗或恶心状态
坚决果断(Resolute):每当武士需要进行强韧或意志豁免,他可以用一个直觉动作消耗1次〖决意〗可用次数,投骰两次并从中选择较好一次结果。他必须在进行豁免投骰前决定使用此能力。
势不可挡(Unstoppable):当武士被降至0点生命值以下,但并不致命时,他可以用一个直觉动作消耗1次〖决意〗可用次数来立即稳定伤势并保持神志清醒。他陷入恍惚,但在进行一个标准动作时不会失去意识并开始濒死。他会在受到任何来源造成的额外伤害时失去意识。
专长猛力攻擊(一級專長)
武器專攻(武士刀)(人類獎勵專長)
精通先攻(三級專長)
技能加点察覺 9(3) 察言觀色 7(2) 專業(商人) 8(3) 交涉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