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材料】旧欧洲的克苏鲁神话  (阅读 164 次)

副标题: 翻译自Entropía的文章,作为《克苏鲁的呼唤》游戏外部资料使用(自用)

离线 优雅强饮三大白

  • Guard
  • **
  • 帖子数: 108
  • 苹果币: 0
【材料】旧欧洲的克苏鲁神话
« 于: 2025-01-30, 周四 19:50:36 »
旧欧洲的克苏鲁神话

介绍

克苏鲁神话的故事(包括洛夫克拉夫特本人和他的朋友们的小说)几乎都是以美国为背景,主要集中在新英格兰。洛式恐怖角色扮演游戏也是如此,大多数模组也都设置在美国,要不然就是南美洲、非洲或者亚洲(有异域情调)。

因此,欧洲(除了英国)的很多地区都在故事和游戏中缺乏代表性,尽管此地实际上是许多模组的理想发生地,尤其是在20年代。这片大陆有古老的历史、繁荣的文化和无数的传说与神话,以及它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复杂的社会,使得它能成为克苏鲁神话经典时代的理想设置地区。

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写下这一系列文章,其目的是提供信息、点子和背景资料,让您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欧洲游玩克苏鲁神话类型游戏。显然,我们没法做到用几页纸就总结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政治局势,但我们的目的是让这些文章成为人们起点而非终点,以便他们可以去更方便的寻找他们想要的其他信息,或者在游戏时角色到了某个欧洲国家时能提供快速查询或为即兴创作提供资料。

在文章中,我们尽量保持对任何事件和人物的中立(实际上这确实有点难了)。


2010年1月1日
Entropía
参考书目及文章

A Brief History of the czech Lands, por Petr Cornej y Jirí Pokorný.
Atlas de la Primera Guerra Mundial, por Antonella Astorri y Patrizia Salvadori.
Atlas Histórico Mundial, Tomo 2, por Hermann Kinder y Werner Hilgemann.
Atlas of Eastern Europ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or Ben Crampton.
Before the Deluge, A Portrait of Berlin in the 1920s, por Otto Friedrich.
Belarus, A Denacionalizated Nation, por David R. Marples.
Cine de los 20, por Jürgen Müller.
East Central Europe between the Two World Wars, por Joseph Rotschild.
Encyclopedia of Library History, por Wiegan y Davis.
Eugenics and the welfare state: sterilization policy in Denmark, Sweden Norway and Finland, por Gunnar Broberg y Nils Roll-Hansen.
Europe’s Population in the Interwar Years, por D. Kirk.
Georgia, por Tim Burford.
Journeys Around the World, por Marc Walter.
La cultura de entreguerras, por Francisco Calvo Serraller et al.
Medicine, disease and the state in Ireland, 1650-1940, por Greta Jones y Elizabeth Malcolm.
Neutral Europe between War and Revolution, 1917-1923, por Hans A. Schmitt.
Orígenes y fundamentos de la psiquiatría en España, por Víctor Aparicio Basauri.
The Encyclopedia Cthulhiana, por Daniel Harms.
The Essence of Perfume, por Roja Dove.
The European Comunity 1914-2000, por Derek Howard Aldcroft.
The Occult in Russian and Soviet Culture, por Bernice Glatzer Rosenthal.

(这系列文章比较多,笔者会慢慢弄的)
« 上次编辑: 2025-02-28, 周五 03:00:32 由 优雅强饮三大白 »
彼经流涕谷、变为有泉之处、秋雨被以福祉兮

离线 优雅强饮三大白

  • Guard
  • **
  • 帖子数: 108
  • 苹果币: 0
Re: 【材料】旧欧洲的克苏鲁神话
« 回帖 #1 于: 2025-01-30, 周四 19:53:49 »
目录

介绍
世界大战
欧洲社会

阿尔巴尼亚
德国
亚美尼亚
奥地利
阿塞拜疆
比利时
白俄罗斯
保加利亚
捷克斯洛伐克
丹麦
西班牙
爱沙尼亚
芬兰
法国
格鲁吉亚
英国
希腊
荷兰
匈牙利
爱尔兰
冰岛
意大利
拉脱维亚
立陶宛
卢森堡
挪威
波兰
葡萄牙
罗马尼亚
俄罗斯
瑞典
瑞士
土耳其
乌克兰
南斯拉夫
« 上次编辑: 2025-02-28, 周五 00:49:26 由 优雅强饮三大白 »
彼经流涕谷、变为有泉之处、秋雨被以福祉兮

离线 优雅强饮三大白

  • Guard
  • **
  • 帖子数: 108
  • 苹果币: 0
Re: 【材料】旧欧洲的克苏鲁神话
« 回帖 #2 于: 2025-01-30, 周四 20:19:03 »
阿尔巴尼亚

概述

阿尔巴尼亚由于其受伊斯兰文化影响更大,导致其作为巴尔干国家是最后一个从奥斯曼帝国独立的地区。直到1913年,巴尔干战争后,因着南斯拉夫和希腊对其领土的野心才在奥地利和意大利的协助下被迫独立。阿尔巴尼亚公国成立后,超过一半的人口都集中在其他邻国,这个新国家只维持了几个月就因内部动荡(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和外部入侵而摇摇欲坠。在世界大战期间,这里又成为了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的战场。战争结束后,该国家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也要归功于美国的居中调节,因为其大部分领土此时已经被意大利、南斯拉夫和希腊瓜分。

在1920年代,这个国家几乎无法治理,一方面是现代化和民主化的停滞,另一方面是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存在的部落之间的斗争和宗教之间的紧张局势(并且该国还一直处于南斯拉夫和意大利的争端之中)。在塞尔维亚的支持下,艾哈迈德·佐古于1924年上台执政,并建立了一个伪装成议会制共和国的独裁证券,但很快国王佐格又转向意大利,并在1928年加冕为国王。他的统治虽然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稳定和不彻底的小范围改革,但民众的不满情绪也与日俱增,最终引发了数十次的针对国王的暗杀。

按照欧洲的标准,阿尔巴尼亚此时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国民预期寿命为38岁,婴儿死亡率是欧洲大陆最高的。文盲率则接近80%。在北方,部落制和家族血仇制依然盛行,而在另一些地区,政府对城市的控制几乎为零。并且该国80%的人口是农村人口。尽管宗教冲突较为少见(北部主要为伊斯兰教和天主教,南部主要为伊斯兰教和东正教),但冲突的根源从未被解决(此外,独裁政权还损害了该国南部希腊少数民族的权利)。另一方面,该国的种族同质性较高,并且所有的社会阶层都有强烈的社区意识。

该国的通讯系统稀缺,而交通系统依然还是土路,因此这里没有连接主要城市的道路,更不用说机动车、火车港口等基础设施(不过在1910年代末,有一些意大利建造的设施),因此,前往该国的调查员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


引用
宣誓处女virgjeneshtë

据称,这种奇怪的习俗从十五世纪一直持续到了二十世纪初(此时基本上只在一些偏僻农村还有保留),在阿尔巴尼亚北部和黑山的部分地区盛行,这些地区为典型的父权部落制地区。宣誓处女者都是女性,但不论因为何种原因成为宣誓处女后,她们都会被视作男性:她们有财产继承权,可以使用男性的工具、携带武器或者从事男性的工作。她们的穿着和行为必须和男性一致,并且不能有任何性行为。虽然这个传统与任何宗教教义都不符,但确实在天主教信众中更多一些。

守秘人可以利用这个习俗来让玩家惊讶一下,或者将其与Cthulhu Invictus中的维斯塔处女联系起来。

意大利干预

意大利法西斯政府是佐格一世国王唯一明确的外国支持者。他们逐渐推动对阿尔巴尼亚的经济控制,以至于最终阿尔巴尼亚银行总部都设立在了罗马。阿尔巴尼亚军队的所有部门也都有意大利军官和军事顾问。该国的矿产资源基本都拱手让给了意大利,并且还积极吸纳意大利移民来此定居。此外,意大利人还进行了该国的第一次考古调查(如1928年在布特林托的考古)。毫不意外的,在三十年代末,阿尔巴尼亚已经成为了一个纯粹的意大利保护国。

引用
紫色翼手龙

克苏鲁神话中唯一与阿尔巴尼亚有一点点关联的内容非常有趣,值得一提。在L. 斯普拉格·德·坎普的短篇小说《巴尔萨莫的镜子》(收录于《紫色翼手龙》作品集)中,一位阿尔巴尼亚通灵师将洛夫克拉夫特的灵魂传送到了一位十八世纪的英国绅士体内,以便让这位作家能好好看看那个时代的崇高道德挂念!

地拉那

这座城市成立于1614年,于1920年成为了新阿尔巴尼亚的首都,但这座城市并非阿尔巴尼亚最重要的城市(一般来说,阿尔巴尼亚最重要的城市是斯库塔里,也就是现在的斯库台。不过当时这里发生了叛乱,所以没有作为首都。),随着佐格的上台,国内局势也稳定到足以让这座首都城市有所发展,尤其是公共设施(其中许多都是由墨索里尼派来的意大利建筑师设计的)和宽阔的道路。在经过发展后,这里从本世纪初的一万名居民上升到1930年的两万五千人。由于宗教和政治原因,这座城市没有剧院和夜总会,但有一个还算是有活力的市场。并且这里也很快成了该国的工业中心,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和纺织业。

(二十年代末的地拉那)

引用
调查员们可能感兴趣的

此时的阿尔巴尼亚远不是一个现代国家。尽管已经出现了类似西方的机构,但该国大多数地方仍然保持着本来的落后形态。甚至连基础设施和通讯设施都很少。

酒店

阿尔巴尼亚的第一家豪华酒店建于1930年代后期的意占时期。在此之前,调查员们只能住在传统的奥斯曼风格的旅馆里

图书馆和大学

直到1950年代,阿尔巴尼亚才有大学

阿尔巴尼亚国家图书馆-地拉那。该图书馆建造于1920年,并于1922年向公众开放,其中有几本有关国家历史的古籍。


博物馆

尽管本世纪初以来,阿尔巴尼亚出土了不少有趣的文物,但博物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落成的。在此之前,这里的文物都会被运到意大利或者希腊。

斯坎德培博物馆-开放日期不详,位于地拉那北部的Krujë古堡中,古堡的主人斯坎德培王子(在卡斯蒂利亚资料中称之为Jorge Castriota)在十五世纪多次抵抗奥斯曼帝国的进攻。

精神病院

阿尔巴尼亚政府强迫东正教修道院接纳精神病患者,就如巴尔干半岛其他地区一样。不过他们国家这么干还有一层意思是为了削弱希腊文化在该地区的快涨。

墓地

传统阿尔巴尼亚葬礼包括哀悼会和大型哀悼会,这种习俗肯定来自东正教(详见正教礼仪)。
« 上次编辑: 2025-02-01, 周六 19:11:35 由 优雅强饮三大白 »
彼经流涕谷、变为有泉之处、秋雨被以福祉兮

离线 优雅强饮三大白

  • Guard
  • **
  • 帖子数: 108
  • 苹果币: 0
Re: 【材料】旧欧洲的克苏鲁神话
« 回帖 #3 于: 2025-01-30, 周四 21:08:05 »
德国


德国可以说是世界大战的最大输家。除了两百万的军事伤亡(参战国最多)和四十万的平民伤亡外,1871年才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也就此覆灭。

在1918年11月停战和1919年凡尔赛条约后,由于法国在凡尔赛峰会上施加的外交压力,导致德国直接承担了全部战争责任,被迫解散了大部分军队,并被要求赔偿大笔的战争赔款(数十亿马克)。另外,德意志帝国的领土也被割让给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丹麦、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以及重生的波兰,而事实上也是波兰对德国领土的瓜分,导致东普鲁士地区与其他部分分开。此外,德国还被迫创建了三个特别行政区:波兰和东普鲁士之间的但泽、东普鲁士和立陶宛之间的梅梅尔(1923年转交给立陶宛),以及德国和法国之间的萨尔地区(在国联的要求下,该地区由法国管理)。此外,德国还是去了所有的殖民地(今天的喀麦隆、多哥、纳米比亚、一部分坦桑尼亚和一部分的肯尼亚等等)。

《凡尔赛条约》被很大一部分的德国人民和政治界人士视为是法国的恶意报复。条约让整个1920年代的德国经济都遭受了重创,并直接导致了1929年德国灾难性的经济危机,可是另一方面,该条约却没有如愿的真正限制德国的工业和军事建设,正如接下来十年发生的事情一样……在德国,包括纳粹在内的极右翼团体越来越多,他们开始利用战败和条约去引起公众的仇恨情绪,并用来攻击共产党人、民主人士和犹太人。

在政治上,随着战争结束而来的是一段社会极度混乱的时期,出现了政府更替、街头斗殴、军事政变、共产人士和军队之间爆发冲突等等问题。最终在1919年1月,魏玛成立了新的议会,魏玛共和国就此诞生(但是这不代表着混乱的结束,也不代表着暴力的平息)。


引用
天马社

德国出版社Pegasus Spiele出版了许多《克苏鲁的呼唤》规则书籍,包括对英文出版物的翻译以及一大堆的原创模组和拓展……如果您德语没问题,而且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感兴趣,您可以看看该出版社的《Deutschland》,这是一套三本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德国拓展,另外还有《Herzen der Großen Stadt》,这本书讲的是那疯狂的十年的柏林市,其中还有一张巨大的城市地图。

《Auf der Inseln》是一部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德国北海沿岸为背景的战役,还有《Um Ulm Herum》该书则设定在德国西南部地区,即以前的施瓦本。此外,《Festival Obscure》模组集也涉及了很多有关欧洲古老集市和马戏团元素,还有一些有关的模组,其中一个在但泽。

1923年,法国和比利时占领了鲁尔区,进一步破坏了德国经济。而1920年代初,马克也陷入恶性通胀当中,并在1923年底达到顶峰(此时,一美元可以兑换一万亿马克)。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新货币(地产抵押马克,后改名为帝国马克),在取代旧马克后,在和苏联的协议以及美国银行贷款的支持下,德国的经济形势也逐渐稳定了下来。然而,此时国家的经济已经高度依赖外部,实际非常不稳定。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这个时代是德国的文化繁荣时代,在打破旧道德后,戏剧和歌舞在城市大放异彩,年轻人们(也有不那么年轻的)开始滥交,女孩们开始打扮成飞来波女郎。极度开放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保守力量的反噬,在这十年即将结束的关口一切放荡的迷幻的开始收敛,随之而来的则是……

(1926 柏林 阿德隆酒店 )

引用
《无名祭祀书》Unaussprechlichen Kulten

这本重要的神话典籍是由德国神秘学家弗里德里希·冯·容兹撰写,于1839年在杜塞尔多夫首次出版,但没有任何原始版本的副本留存下来。在容兹去世前,他还在杜塞尔多夫写了一份新的手稿,但不久后就被他的朋友亚历克西斯·拉多焚毁,具体内容不明。

还有人说,冯·容兹还翻译了《死灵之书》,被称为Verichteraraberbuch或Verrüchteraraberbuch,即“阿拉伯疯人之书”

神秘学

从十九世纪末到1930年代中期(也就是纳粹完全掌权后),许多基于想象出的所谓的“印欧民族”为核心的神秘主义社团出现在了奥地利和德国。

这些组织大多数都源于阿米尼乌斯神秘主义[1],这种思想流派认为应该摒弃闪米特信仰(即基督教)并从新拥抱原始印欧民族的文化和宗教。又因为神智学的影响,导致他们非常重视古代符号文化(认为具有神奇力量),所以出现了卐等符号。

1920年代,从阿米尼乌斯神秘主义中又诞生了其他流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雅利安神秘主义”,这种思想诞生于逐渐壮大的神秘主义社团,并在1926年成立了雅利安神秘主义学会。另外,日耳曼骑士团[2]也在1912年于柏林成立,这是一个以促进日耳曼异教发展和德国民族主义兴起的秘密社团。在其内部分裂后,著名的图勒协会在1918年诞生了,该协会的名字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极北之地Hyperborea。改协会支持了DAP的成立,人们该社团对纳粹高层的影响极大,不过它最终还是在1925年解散。

虽然超出了我们的讨论范围,但是还是要提一下,SS-Ahnenerbe也就是德意志先祖遗产研究协会在1935年成立,并且开展了许多为加强德国种族观和历史观的考古调查。


引用
动物神学Theozoologie

这是这个时代最为荒谬最为抽象的理论之一,当然也可以在游戏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该理论由约尔格·兰茨在本世纪初创立。兰茨在该理论中声称,人类最初是具有神性的,并且他将这种早期的高级人类称之为“Theozoa”或者神人(Gottmenschen),随后他进一步宣称,Theozoa是拥有电信号感觉器官的,这可以让他们用电信号来交流,进而使得他们有了心灵感应和全知的能力。而现代人类是Theozoa与低等类人动物(Anthropozoa)杂交而来而,兰茨将其称之为猴子(Aeffers)。由于混血,这些猴子没有电信号感应能力了,但是这种能力也可以通过优生学来进行基因进化从而恢复。这些都在他的作品《Theozoologie oder die Kunde von den Sodoms-Äfflingen und dem Götter-Elektron》中有所记述,这个书的名字直译可以称之为《神圣动物学或索多玛猴子和电气神明的故事》。这个抽象理论没有任何意义,但是玩家和守秘人或许会感兴趣。

1907年,兰茨创建了一个叫“新圣殿骑士团”的组织。并开始使用卐字作为雅利安种族的象征。

NSDAP

1920年代初,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还是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小型极端主义政党,由尚不出名的阿道夫·希特勒领导。1921年,冲锋队前身诞生,这是一批类似志愿民兵团的武装组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壮大。1923年11月,NSDAP在慕尼黑发动了一场政变行动,政变失败后希特类被判处五年监禁,不过最终只服刑了八个月(此时起,希特勒和其他纳粹党人士被禁止在德国大部分地区举行集会)。

在经历过此次失败后,该党派又在1925年重组,并放弃了武装夺取政权的想法(但在城市中的暴力行为并未停止)。党卫军在1925年成立,与冲锋队不同,党卫军人数较少,专门负责党内高层人士的安全。

引用
纳粹与克苏鲁

尽管纳粹在无数的故事中都作为反派出现,但将他们添加到克苏鲁游戏这一行为或许还有些微妙;我们将人类全部的罪孽和邪恶归咎于克苏鲁神话的影响——尤其是纳粹,这或许有些不合适。如果守秘人还是想将纳粹元素加入克苏鲁神话游戏中,那么可以参阅《绿色三角洲》的设定。

另一方面,很多小说都讨论过利用时空穿梭回到过去杀死希特勒,这已经非常俗套了。而且几乎所有的小说都表示,这么干注定会失败,而在克苏鲁神话中穿越时空还会有小狗去找你,所以这方面也没什么可讨论的。另一种推演则是,如果杀死希特勒甚至可能让纳粹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

柏林

柏林始建于十三世纪,在十五世纪成为了霍亨索伦家族的根据地,而该家族在十八世纪初统治成为了普鲁士王族。1871年德意志帝国统一后,柏林就成为了首都。相对来说,柏林算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都市。

1920年,柏林市约有200万居民。由于有序的行政区划改革,使得周围郊区并入柏林,最终使得这个数字上升至400万。尽管柏林受到了二十年代初德国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但在192年开始,这里就慢慢恢复了过来,工业也呈指数级增长。同时,这里还成为了有种的文化中心之一,其放荡的夜生活享誉全球。1923年,滕珀尔霍夫机场落成,而1922-24年开始,柏林公共交通的电气化和地铁的扩建也取得了十足的进展。

在这段时间里,柏林成了一座对比度极高的城市。贫穷腐败和科学艺术同时存在于此,华丽的建筑、新兴的电影和买卖淫、毒品等杂糅在一起。年轻人们总是期待打破过去的阴霾——那将整整一代人埋葬于战壕的阴霾,他们肆意狂欢放纵,但又看不见任何更美好的未来。难怪纳粹和其他保守派会认为柏林是一座需要被清洗的颓废的罪恶之都。


引用
物理学

如果纳粹对神秘学的钟爱太过陈词滥调,那么守秘人还可以转向当时的科学革命。这个主题也让洛夫克拉夫特本人为之着迷。在德国(以及更北的丹麦),玩家们可以见证新的物理学理论的诞生,包括量子力学和相对论还有核物理。在这个国家的这个时代,像普朗克、爱因斯坦、薛定谔、海森堡、哈恩和迈特纳等著名的科学家都在此聚集。或许奈亚拉托提普会对这里的研究感兴趣。

俄罗斯流亡者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俄罗斯和德国之间的关系都非常复杂。尽管这两个国家的政府的意识形态属于政治光谱上的两个极端(尤其是此时的苏联还在煽动德国共产党人革命),但两者都认为自己是世界大战的受害者,并开始很快达成协议,通过在俄罗斯土地上训练德国士兵并在那里制造武器来规避凡尔赛条约。这一政策在《拉帕洛条约》及其附属的其他秘密条约签署后更加兴盛。另一方面,大量的俄罗斯流亡者也来到德国,尤其是柏林定居。其中包括不少的君主主义者和反犹主义者,这反过来又影响了日耳曼民族主义和反共势力。


德国表现主义

在1910年代末和20年代初的德国电影中,人们可以发现有一种新的艺术风潮正在崛起。那时一种表现主义潮流,他们的美学和艺术中的虚幻情节所表达的并非现实议题而是一种精神状态。并且这种极为魔幻的主题也让人非常容易的可以联想到洛式恐怖。

这类型电影中最杰出的可能是《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1920),电影中一名精神病院院长强迫病人犯下可怕罪行的点子也影响到了其他电影,尤其是《马布斯的遗嘱》(1933)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优秀电影如《布拉格学生》(1913)、《魔像》(1920)和《诺斯费拉图》(1922)等等,这些电影的主题虽然和克苏鲁神话相关甚远,但依旧可以作为守秘人的灵感来源。


(《大都会》1927)

引用
有关电影的游戏创意

在《Shadows over Filmland》(TOC模组)中,玩家可以考虑拍摄一部充满超自然力量的电影。这个创意或许来自于《吸血鬼魅影》(2000)中扮演诺斯费拉图的演员马克斯·史莱克的都市传说。另一种创意是,游戏中可以出现那种真正的被诅咒的电影,可以让观看它的观众陷入疯狂,就如小说《俄耳甫斯之窗》一样。

特殊地区:但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位于波罗的海沿岸、东普鲁士与新成立的波兰之间的,拥有约三十五万人口的但泽地区(现今波兰的格但斯克)成了一个“自由都市”。名义上该地区受国际联盟保护,但事实上是由波兰控制的。显然,大多数人都对这种现状感到不满。波兰希望将这个波罗的海重要港口纳入领土范围,而协约国则又阻止了有百分之九十五日耳曼居民的但泽与德国合并。最终导致了无尽的争端。也让国联的人都疲惫不堪。

该地区的民族冲突由来已久。自十三世纪但泽建立后,该地区就由斯拉夫波雅尔公国控制,而其经济则依靠着日耳曼商人和僧侣。这导致了该地区的长久混乱。


特殊地区:萨尔

萨尔地区(德语:Saarland)于1920年被法国与英国军队占领。其目的是确保《凡尔赛条约》中的经济赔偿得以实际支付。该地区工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而且靠近法国边境。为此国联在此成了一个法国托管地区。名义上托管协议为期十五年,托管地区名义上由战胜国组成的委员会管理。但实际上这里是完全由法国控制的,法国还接纳了矿山的收益,并且在此地发行新货币——萨尔法郎

在纳粹掌权后,尤其是1933年开始,许多反纳粹分子逃到塞尔地区,并要求该地区继续由法国托管,或者干脆直接独立。然而1935年1月的公投却以百分之九十的选票支持率从新并入德国,并在二月实施。


引用
调查员们可能感兴趣的


酒店


阿德隆酒店- 柏林。位于勃兰登堡门对面。建于1907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最有名的酒店之一,接待过许多演艺圈名人和达官显贵。

恩斯特卓越酒店 - 科隆。位于科隆大教堂对面。1863年开业,1910奶奶扩建,大多数房间配有浴室。1918-1926年间被英军占领。

巴伐利亚霍夫酒店 - 慕尼黑。建造于19世纪中叶。建筑共七层楼,还带一个地下室,是1920年代欧洲最大的酒店。


图书馆


德意志国家图书馆 - 第比利斯。前身是1846年的第比利斯市图书馆,该图书馆于1914年关闭,改为高加索博物馆。这些书一直存放在图书馆地下室,直到1923年再次开门。

帕拉蒂纳图书馆 - 海德堡。如今已经不存在了。该图书馆起源于文艺复兴时代,曾经是日耳曼国家的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但在三十年战争期间惨遭洗劫,后并入梵蒂冈图书馆。19世纪,海德堡大学收回部分藏书。

安娜·阿玛利亚公爵夫人图书馆 - 魏玛。1766年由公爵夫人创立。选址为绿堡。歌德曾在此工作过。虽然和1920年代没关系,但是它在2002年被烧过。

精神病院

在十九世纪德国许多顶尖的精神病院都在一战后面临了严重的资金短缺。许多患者死在了那段时间,但在1920年代,住院人数再次激增。社会开始讨论是否要继续养活这些没有劳动能力,而且基本治不好的人了。

夏里特医院 - 柏林。始建于十八世纪初,1828年成为大学医院,是欧洲最大的医院之一。医院一直接受精神病患者,但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才有独立的精神科。

弗赖堡精神病诊所 - 位于德国西南部,靠近法国边境。安乐死早期倡导者阿尔弗雷德·霍赫曾在此任职。

博物馆与大学

古腾堡博物馆 - 美因茨。1900年成立,1927年从市图书馆大楼迁至一座十七世纪宫殿。馆内藏有古腾堡印刷的圣经和其他古典文献。

柏林古物收藏馆 - 柏林。始建于十七世纪,十九世纪中叶对外开放。馆内有罗马、希腊、伊特鲁里亚和埃及藏品,其中一些是在1920年代纳入收藏的。

备注: 科隆也有一个重要的罗马时代遗址,可追溯至公元初年,但二战后才建立博物馆。

哥廷根大学 - 哥廷根。成立于1734年,十九世纪以法学和科技而文明世界。1920年代,该学院有马克斯·玻恩、爱德华·泰勒和大卫·希尔伯特等教授,后来纳粹给他们都赶走啦。

洪堡大学 - 柏林。成立于1810年,这里很快成为了普鲁士甚至整个德国的学术中心,培养了马克思、恩格斯和俾斯麦等人,后来还有普朗克、爱因斯坦、海森堡、莱特纳和薛定谔等等。

墓地


海尔大街公墓 - 柏林。1924年围绕一个小湖修建,对任何宗教都开放,甚至自杀也行。环境幽静、树木繁茂的好地方。

魏森塞公墓 - 柏林。欧洲最大的犹太公墓。1880年启用,1924年修筑了第二个入口。公募系缺少维护,植被茂盛,安葬着很多贫苦之人。

南公墓 - 莱比锡。1886年开放,1910年修筑了一个高耸的钟楼,1924年扩建。
« 上次编辑: 2025-02-27, 周四 23:26:08 由 优雅强饮三大白 »
彼经流涕谷、变为有泉之处、秋雨被以福祉兮

离线 优雅强饮三大白

  • Guard
  • **
  • 帖子数: 108
  • 苹果币: 0
Re: 【材料】旧欧洲的克苏鲁神话
« 回帖 #4 于: 2025-01-30, 周四 21:16:32 »
外高加索

概述

外高加索地区位于欧洲边境(传统上由高加索山脉分割,该地区位于山脉北部),一直是冲突的集中地区。同时这里也是各个帝国和宗教的边界。几个世纪以来,这里一直处于波斯的控制之下,随后又归属于奥斯曼帝国势力范围内,直到十九世纪最终被沙皇俄国统治。

俄国革命和与土耳其和平协议签署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于1918年成立了外高加索民主联邦共和国(首都位于第比利斯),以避免奥斯曼帝国借俄罗斯的权力真空期再次发动对该地区的攻击。然而,伴随着三国之间的斗争与土耳其和德国的军事干预,还有英国登陆黑海以支持俄罗斯白军等等时间,最终该国在1918年5月28日解体。最终,随着1922年,苏联红军取得胜利,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正式成立,首都再次设在第比利斯,一直持续到1936年。


(1922年,苏联红军进入第比利斯)

格鲁吉亚

从1762年开始,部分格鲁吉亚领土就开始脱离波斯(伊朗)控制,最终在俄罗斯的支持下成立了一个独立万国,并于1801年成为了俄罗斯占领国。在十九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格鲁吉亚都在一直和伊朗进行着长期的斗争。他们将战争所得的领地并入格鲁吉亚,而格鲁吉亚又进而成为了俄罗斯的一部分。

1918年,外高加索民主联邦共和国解体后,格鲁吉亚宣布独立,随后很快就与亚美尼亚产生冲突,并在两国接壤地区爆发了战争(此时亚美尼亚同时也在和土耳其交战)。直到1920年前,该地区都一直处于英国控制下,但在1921年2月,红军进入首都第比利斯后,格鲁吉亚成立了由莫斯科领导的共产主义政府。不过反苏叛乱一直持续到了1924年。

格鲁吉亚是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的故乡,他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约瑟夫·斯大林。然而,这并没有让布尔什维克政权对格鲁吉亚更加宽容,相反,斯大林很快就主动镇压了党内外的所有反对派,并加紧对格鲁吉亚的罗斯化改造。沿海城市苏呼米(这里还有一个可以追溯至沙皇时代的著名植物园)是伊万诺夫的人猿杂交实验基地所在地。


引用
辛梅里亚人Κιμμέριοι

有关辛梅里亚人的历史十分鲜为人知,我们只知道他们在公元前八世纪到七世纪时来到了南高加索地区。在这时候,他们面对的是科尔基斯,一个由希腊人建立的古老王国(金羊毛传说的发生地),也是第一个格鲁吉亚国家的前身。罗比特·E.霍华德随意地从在他的故事里加入了这个民族的名字,然后说他们是亚特兰蒂斯人的后裔,只不过什么先进科技都没有。

亚美尼亚

在十九世纪,亚美尼亚地区被奥斯曼帝国和沙俄帝国瓜分。在奥斯曼帝国治下的亚美尼亚人因着他们的东正教信仰,而被视为二等公民,又因着假想的对俄罗斯的支持而饱受怀疑。因此,1895年迎来了第一次亚美尼亚大屠杀,而第二次则在1915年,亚美尼亚人称之为“大灾难”的第二次屠杀,这次总计造成了约有100万人的死亡,导致安纳托利亚高原的亚美尼亚人几乎绝种。

战后,协约国支持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扩张领土。然而,1920年,土军再次袭击亚美尼亚,并于12月签订了《亚历山德罗波尔条约》,使得亚美尼亚的大部分领土再次归属于土耳其。几乎同一时间,苏联军队也在接受亚美尼亚的其余领土。1922年,俄罗斯和土耳其间进行了小规模边境调整(例如,亚拉拉特山割让给土耳其)。


引用
洛式中的亚美尼亚人

卡洛斯特·古尔贝基安:对于带有历史元素的洛式游戏来说,他算是一个很有用的角色了。他出生在君士坦丁堡,靠石油企业发家致富,尤其是随着中东油井的建设后他更是赚的盆满钵满。他讲自己的财产都投资于他在巴黎的宅邸中的那些古代艺术品中(埃及、希腊、罗马、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等)。他去世后,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在里斯本成立并修筑了一家博物馆。他还参加了捍卫亚美尼亚国家利益的斗争,直到和苏联政府产生冲突后才离开家乡。

瓦尔坦·巴格达萨里安:一位在文学领域默默无闻的亚美尼亚作家,他的出版社“阿萨托斯之家”出版了那被诅咒的诗人爱德华·皮克曼·德比和贾斯汀·杰弗里的著作。

在苏联控制下的最初几年,亚美尼亚终于从混乱中恢复,并开始重建国家结构。但很快,阿塞拜疆和其他几个省份再次出现争端。直到1930年代,对于亚美尼亚社会非常重要的宗教结构才从新恢复。

(亚美尼亚的知识分子公寓楼)

引用
遗忘十字军

据说,在1915年左右,也就是在混乱的世界大战中,一群骑着战马身穿中世纪铠甲,手持宝剑的战士们抵达了第比利斯,并称为沙皇而战。他们自称克赫苏尔人(Khevsoor),并说他们是十字军东征(不知道是哪一次)幸存者的后裔,定居在了偏远山区。一些西方学者成功抵挡后,研究发现他们的语言中确实还留有中古法语和德语的痕迹,但这个被遗忘的民族的存在从未被得到证实。

阿塞拜疆

该地区位于整个外高加索的东部,里海的西南岸,自中世纪以来就一直处于波斯的控制之下。1813年,该地区摆脱了波斯控制并自立汗国并入俄罗斯。十九世纪中叶,在首都巴库附近有发现了庞大的石油矿藏,这使得城市迅速发展并吸引了一大批外国投资者的到来。在世纪之交,世界的一般石油产量都来自于巴库。

(巴库 1919年 油井)

1918年外高加索共和国解体后,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成立,这是伊斯兰世界第一个民主的世俗国家,国家赋予了妇女公民权和投票权,并兴建了西式的巴库大学。然而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很快就有了领土纠纷(如纳西切万省和纳戈尔诺-卡拉瓦伊省)并爆发了严重的民族冲突,并且还有土耳其军队(支持阿塞拜疆)和英国军队(相对中立,但实际更偏向亚美尼亚)在中间干预。


引用
里海

这是一片广袤的咸水湖,主要由欧洲最长河伏尔加河补给。几个世纪以来,里海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又发生过严重的水位下降,这给周围城市带来了不小的灾难。在克苏鲁世界里,人们似乎发现了里海里的深潜者亚种,尤其是随着石油开采的进行,这种目击记录越来越多。


引用
丝绸之路

直到十七世纪前,这里一直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关口(尽管当时还没有这个名字吧),它不仅承接了巨量的利润丰厚的丝绸、织物和香料运输,还承接了知识、思想和宗教的传播(甚至黑死病也是按着这条路线传播的)。有几本神话书籍就是通过这里到达欧洲的。

引用
调查员们可能感兴趣的


酒店


雄伟大酒店- 第比利斯。它修建于1915年,由一位亚美尼亚商人投资。这座建筑有壮观的五层转角立面,建筑位于市中心,距离歌剧院仅500米。

新欧罗巴大酒店 - 巴库。这座七层高的建筑上由拥有半座城的石油大亨穆萨·纳吉耶夫在世纪之交建造的,是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金色郁金香酒店 - 亚美尼亚的埃里温。修建于1926年,许多亚美尼亚的公众人物都住过的豪华酒店。


图书馆


格鲁吉亚国家公共图书馆 - 第比利斯。前身是1846年的第比利斯市图书馆,该图书馆于1914年关闭,改为高加索博物馆。这些书一直存放在图书馆地下室,直到1923年再次开门。

国家手稿档案馆 - 第比利斯。虽然它直到1950年代才成立,但是这里的藏品都能在佐治亚州州立博物馆找到。里面有不少可以追溯到公元一世纪的来自该地区的手稿。

马泰纳达兰 - 埃里温。这个古代档案馆起源于五世纪,在二十世纪并不存在。这里的藏品都分布在了亚美比亚各个东正教会、亚美尼亚苏维埃政府和莫斯科政府中。其中有大量的中世纪书籍和手稿。

阿塞拜疆总图书馆 - 巴库。阿塞拜疆总图书馆成立于1922年,并在5月23日迁至新址。这里有着在阿塞拜疆出版的所有书籍的副本。


博物馆


格鲁吉亚博物馆 - 第比利斯。高加索博物馆成立于1852年,是沙俄皇家地理学会的一部分,并在1919年更名为高加索博物馆。1921年,由于苏联军队的进入,该馆的藏品都流向了马赛和巴黎,并在那里用木箱装了几十年。

亚美比亚历史博物馆 - 埃里温。它于1921年作为民族学和人类学博物图书馆开放,并在1922年更名为历史博物馆。这里收藏了不少的楔形文字铭文和古代文物。

阿塞拜疆国家博物馆 - 巴库。它于1921年落成,设有考古学、历史学和民族学以及自然科学区。建筑是直接使用的一位前石油大亨的宅邸,后续这里被苏联政府征用了。


精神病院


阿萨蒂亚尼精神研究所 - 第比利斯。由第比利斯大学精神病学主任米哈伊尔·阿萨蒂亚尼于1925年创立。

马什塔加精神病院 - 巴库。并无其他详细资料,只知道这里有一个儿童专用区。


墓地


库基亚公墓 - 第比利斯。这里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十六或十七世纪,很多格鲁吉亚的重要人物都埋在这里,包括斯大林的第一任妻子。

朱尔法亚美尼亚公墓 - 纳西切万(是阿塞拜疆)。这座古老的亚美尼亚城市公墓在中世纪时还很重要,它于1604年被遗弃,只剩下大约一万块雕刻墓碑在此处屹立。
« 上次编辑: 2025-01-31, 周五 20:49:40 由 优雅强饮三大白 »
彼经流涕谷、变为有泉之处、秋雨被以福祉兮

离线 优雅强饮三大白

  • Guard
  • **
  • 帖子数: 108
  • 苹果币: 0
Re: 【材料】旧欧洲的克苏鲁神话
« 回帖 #5 于: 2025-02-28, 周五 00:33:00 »
奥地利

概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少官方认可的起点,是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事件。因此,奥地利也陷入了全面战争,并且结局也和它的盟友们一样:帝国解体、领土减少。

战后的奥地利仅限于原帝国中的德语地区。1918年正式成立的“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议会积极推动德奥合并。但1919年与协约国签署的《圣日耳曼条约》明确禁止了合并行为。协约国担心德奥合并之后会成为一个更加强大的德国。因此,新奥地利成为了一个失去了波西米亚、摩拉维亚(尽管这两个地区都以德语人口为主,但都被划给了捷克斯洛伐克,因此引发了苏台德问题),部分蒂罗尔地区(划给意大利)以及南斯拉夫一部分地区(划给了未来的南斯拉夫和意大利)。

然而,由于奥地利失去了主要工业区,经济状况几位严峻,因此协约国并未对其施加严厉的经济制裁。因此,奥地利无需像德国一样支付大额战争赔款,甚至还获得了一小块本属于匈牙利管辖的地区——布尔根兰。尽管如此,奥地利在1920年代仍遭受了货币贬值和经济衰退,只不过没有发生恶性通胀事件。

在政治上,1920年代的奥地利左右派之间的斗争也是异常的激烈。首先在议会中:左翼(与苏联无直接联系)在维也纳尤其强大,而右翼则在其他地区选取占优势。随后,发展为街头暴力,然后是双方建立的准军事组织,最后发生了1927年的维也纳骚乱事件。这种紧张局势最终在三十年代中期演变为可能发生的内战。但随后的法西斯政权,很快吞并了奥地利。


引用
参考资料

有意思的事,与德国相比,奥德利的克苏鲁神话官方资料并不多。但天马社即将出版的《维也纳拓》(文章写的时候还没出呢,但是现在是早就可以看到了。)将会着重描述1920年代的维也纳。此外,经典模组《拍卖会》也将背景设定在维也纳(事实上还有一个《维也纳之血》模组作者没有提到……)。此外,神话典籍《Unterzee Kulten》也在1908年的维也纳印刷。最后,还有一些已经失传的维也纳背景模组,比如《黑月》(这个是真找不到)。

另一方面,奥地利从十九世纪开始居盛行神秘主义,从朗基努斯之枪(曾属于奥地利的圣遗物),到神智学和占星术通通都有,甚至“雅利安神秘学”也受到了奥地利神秘学家的影响。

维也纳:衰落帝都

战后的维也纳被称为“没有帝国的帝国之都”。事实上,维也纳的人口规模也是与奥地利的经济极不匹配的(维也纳有200万人口,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而奥地利才有600万人口),而随着少数民族(如匈牙利人、捷克人和南斯拉夫人等)开始迁移至新国家,维也纳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维也纳也是左翼极端分子(先来)和右翼极端分子(后到)交战的战场。经济危机使得大量中产阶级破产,而社会民主党控制的市政府(此时维也纳被称为红色维也纳)建造了许多低成本住房、公共图书馆、医院和收容所。曾经的辉煌——世纪末的艺术与文化之都、新艺术与华尔兹的领军者——已经逝去。在1885年到1910年年间,工业化和移民使得威严成为了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而对多瑙河的治理、新大道上宏伟建筑的建造以及旧城墙外多个地区的并入,使其成为了一座宏伟的都市。


引用
黄衣之王的华尔兹

正如这首未完的曲谱所表达那样,帝国维也纳优雅晚会的氛围特别适合引入腐朽的卡尔克萨。在这个社会中,催眠师。灵媒和占卜师遍地都是,我们可以使用类似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设定(只需要把维多利亚换成茜茜公主),并将其顺延至1910年代初即可,这可以体现出奥匈帝国宫廷对古典主义的追求。

毕竟,维也纳一直是古典乐的中心:莫扎特、海顿、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施特劳斯………如果哈斯塔或克苏鲁等存在对艺术有独特的追求,那么这里一定是一个腐化邪祟的理想温床。如任何古典音乐中的传说,比如莫扎特的神秘面具人,都可以通过一些想象力把它与克苏鲁神话相结合。

1920年代初,勋伯格和所谓的“维也纳学派”试图通过十二音体系来整合音乐界。其几乎秘密的作曲技巧也可以和克苏鲁神话联系起来。

精神病学与心理分析

奥地利同时也是心理分析的起源地;毕竟,弗洛伊德就是奥地利人,它在1920年代一直在维也纳的一个私人诊所工作,并持续发表这文章。维也纳也拥有许多医疗机构,比如维也纳心理研究所、维也纳心理分析协会等等,他们提供儿童心理或性心理方面的辅导,此外还有很多私人诊所,整个社会环境都对新心理学风潮保持热情。因此,有需要的调查员或许可以在这里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专业帮助。

但是另一方面,这种环境也能会让调查员感到不适,因为讨论性问题在当时的社会并不常,理查德·冯·克拉夫特-埃宾于1886年发表的经典著作《性精神病态》(其中以奥地利作家萨豪尔-马索克的名字命名了“受虐狂”)对性癖好和性差分的分类被弗洛伊德或荣格等人继续沿用。参与治疗的玩家在提到诸如“触手”、“伪足”等词汇的时候可能会被当成性变态治疗。



(施泰因霍夫精神病院)
« 上次编辑: 2025-02-28, 周五 02:40:10 由 优雅强饮三大白 »
彼经流涕谷、变为有泉之处、秋雨被以福祉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