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当你被放在天枰中,用真理的羽毛
来称量时,不要使审判对我不利;
不要让判官在我面前呼喊:
他曾遍行恶事,言而无信。”</i>
在流传埃及的<b><i>《The Book of the Dead/死者之书》</i></b>之中曾有如此一段诗篇。
那个行近审判殿堂的人,他向神明祈求,他向心脏施咒,他试图蒙骗审判的众神,为遮掩那生前犯下的恶劣行径,妄取那千秋万岁的永恒署名。
然而,罪恶是否真的能在时间中被洗净?谎言是否真的能够诓骗审判的使者?
前往审判殿堂的道路上充满曲折,42位判官各自设下难题,聆听死者的赞美、祈祷、谎言、恐吓与斗争……
忏悔,尤其是生前的忏悔,最为行之有效。
审判罪恶的道路并非是一锤定音,而是众多考验后仍要追问的试炼。
“你还有机会。”艾沙看着眼前的领头,赤红之瞳散发神力,审判者的力量令恶徒动弹不得。
“死亡是最严重的,也是最终的审判,但生者仍有机会。”
艾沙面色冷静的想起,他在追逐阿多奈的这一段时间,也曾再一次去了解这位救赎之神的教义,那似是而非的忏悔,却强调着所有的罪恶都能被救赎的差别。
可谓滑稽,他们本是追逐与被追逐者的角色,此刻艾沙隐隐约约的被阿吞影响了,使这再世的判官去做出些许不同的尝试。
沙砾在狼神手中汇聚成了权杖,权杖轻轻挥使,便已卷起一圈沙砾的风暴,使得周围的恶徒睁不开眼,手脚动弹难得。
再一停,少年模样的神明,他手中的权杖就已经轻轻扣压在领头的肩膀,竟轻易使这位成年的男子跪伏。
“余下的话便吞入心脏,若不想将说谎的罪恶也残留其中,就铭记你的话语,不要叫其成为虚假。”
艾沙谆谆告诫,尽管以一副小男孩的模样来劝导成年人,未免过于离奇,然而那认真言语中的魔力却让领头的恶徒不得不全数听进耳中。
说完这些话,艾沙才转过身,看向那三胞胎般的孩童,如同在说‘到你们了’一样。
“你们从何而来,为什么要到此处,又需要回到哪里去?”
不知缘何,艾沙似乎能从他们身上“嗅”到熟悉的气味,好似自己一直追逐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