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雾贼自己点出看透云雾的能力,而后用隐雾术的20尺外的全隐蔽,对目标打出偷袭伤害。关于这个操作,判法上我见过几种逻辑:
(1)隐雾术遮蔽了视线(obscures all sight),所以20尺外全隐蔽目标视为目盲,目盲则失敏,失敏则可偷袭;
(2)隔着20尺隐雾术,自己视为隐形(invisible),隐形则对方失敏,失敏则可偷袭;
(3)隐雾术提供隐蔽或全隐蔽,全隐蔽中可以隐匿,从隐匿状态中攻击敌方失敏,失敏则可偷袭。
第一种逻辑中,隐雾的“20尺外全隐蔽目标视为目盲”,规则书中并无明文。规则书中并无没有视觉线会导致目盲这样一条。(当然隐雾的全隐蔽是不是没有视觉线那是另一个问题)。
第二种逻辑中,隐形是一种特殊的状态,通常是由隐形术导致的。规则书中也并无隐雾术会导致隐形的论述。
第三种逻辑相对合理,在“从隐匿状态中攻击敌方失敏”这一环节,规则书中似乎也找不到依据。但pazio的论坛上有Jason Buhlman,Lead Designer 的回复,说隐匿状态中攻击,目标视为失敏,这样便可以打出偷袭伤害。但即使如此,在全回合攻击中,也仅有第一次能打出偷袭伤害,因为攻击行为会使隐匿状态结束。
Jason Buhlman关于隐匿中发起攻击的回复https://paizo.com/threads/rzs2pt9j&page=2?Stealth-Errata#64
所以依目前资料,如果DM严格按照规则书,判雾贼无法偷袭应该是合理的;不那么严格,接受设计师的解释,判雾贼可以先隐匿(对抗目标察觉),隐匿成功的第一次攻击有偷袭伤害,那也是合理的,但全回合多次偷袭应该是不太合理的。
关于此问题,我可能有查书疏漏之处,或者逻辑不当之处,愿就正于方家。
-
:em032是拥有隐形的生物视为拥有全隐蔽,而不是全隐蔽视为隐形
-
invisible就是不可见而已,不管是因为黑还是雾。虽然它跟隐形术使用了一个翻译
-
看不见敌人--不能躲闪--没有敏捷加值--被偷袭。
-
卡個,我糾結過和樓主相同的問題,找了很久raw,最終使用了rai原則
-
Invisible就是不可见的状态,和来源是什么没有关系
-
主流判法是根据盲斗那句
“不可见的(Invisible)攻击者对你的攻击会让你失去AC的敏捷加值。”
那么核心就是Invisible这个状态是什么
如果去看CRB战斗规则
会发现Invisible是一种状态
可以使攻击时AB+2
而如果注意防守方调整
可以发现目盲和Concealed or invisible是划分开来的
如此可证明目盲和Invisible并不是对应的
接下来看 Concealed or Invisible这一环节
可以发现Invisible这个状态是
“获得全掩蔽 移动时潜行+20 不动时潜行+40”
因此这里的Invisible就是指隐形
不然以后大家潜行默认+20,那也索性别察觉了
实际上如果你去D20PFSRD,里面Invisible直接就是描述为“由隐形术获得的状态”
:em001 但因为很多人利益相关,所以强行认为“Invisible”是所谓的不可见状态。
P.S.:严格按照RAW,目盲和Invisible没有任何互动 在战斗规则中明确把目盲和Invisible划分为2个状态
-
这个问题就像黑暗中的兽人远程攻击光照下的人类会否失敏。如果我的眼前有一根蜡烛的火光让我不会因为黑暗而目盲,那是不是就能自动对所有暗箭应用敏捷ac加值呢?
-
实际上如果你去D20PFSRD,里面Invisible直接就是描述为“由隐形术获得的状态”
:em001 但因为很多人利益相关,所以强行认为“Invisible”是所谓的不可见状态。
P.S.:严格按照RAW,目盲和Invisible没有任何互动 在战斗规则中明确把目盲和Invisible划分为2个状态
其實我很好奇,這在d20PFSRD的哪邊? 有網址或原文嗎? 因為我沒有找到。
-
实际上如果你去D20PFSRD,里面Invisible直接就是描述为“由隐形术获得的状态”
:em001 但因为很多人利益相关,所以强行认为“Invisible”是所谓的不可见状态。
P.S.:严格按照RAW,目盲和Invisible没有任何互动 在战斗规则中明确把目盲和Invisible划分为2个状态
其實我很好奇,這在d20PFSRD的哪邊? 有網址或原文嗎? 因為我沒有找到。
可能是混淆了隐形术的斜体Invisibility和特殊能力一节的Invisibility。Invisibility当然是主要给隐形术设计的,但逐条看了看也没有不适用于因为黑暗或烟雾造成的不可见的部分
-
但書那邊還有個大大的逗號,D20網頁那邊更是有個藍色的超連結,不可能看錯吧?
-
而如果注意防守方调整
可以发现目盲和Concealed or invisible是划分开来的
如此可证明目盲和Invisible并不是对应的
同一个人Blind和Invisible时面对攻击的表现当然不一样。
要说Blind和Invisible对应那也应该是攻击者Blind(Invisible)对应被攻击者Invisible(Blind)。而这种情况下,Invisible+2AB,无视目标敏捷加值,全隐蔽;Blind的-2AC,失去敏捷加值,所有敌人视为全隐蔽;明显存在一定程度的对应关系的啊。
你要严格RAW,书上是没写这俩存在对应关系,但是根据常识在发生互动的时候这俩应该是等效的。
-
主流判法是根据盲斗那句
“不可见的(Invisible)攻击者对你的攻击会让你失去AC的敏捷加值。”
那么核心就是Invisible这个状态是什么
如果去看CRB战斗规则
会发现Invisible是一种状态
可以使攻击时AB+2
而如果注意防守方调整
可以发现目盲和Concealed or invisible是划分开来的
如此可证明目盲和Invisible并不是对应的
接下来看 Concealed or Invisible这一环节
可以发现Invisible这个状态是
“获得全掩蔽 移动时潜行+20 不动时潜行+40”
因此这里的Invisible就是指隐形
不然以后大家潜行默认+20,那也索性别察觉了
实际上如果你去D20PFSRD,里面Invisible直接就是描述为“由隐形术获得的状态”
:em001 但因为很多人利益相关,所以强行认为“Invisible”是所谓的不可见状态。
P.S.:严格按照RAW,目盲和Invisible没有任何互动 在战斗规则中明确把目盲和Invisible划分为2个状态
附议。
我用的规则书上,作为专有名词的invisible下面一般有下划线(超链接),直接指向状态中的invisible(隐形,由隐形术带来的);而一般描述中的invisible则没有下划线。两者区分的很清楚。
那么按照RAW,这个问题大概就只能到这一步了吧?
-
已知Invisible状态为隐形状态,即一般而言隐形术获得的状态,拥有该状态的盗贼攻击拥有视力的生物时攻击获得+2并且对方失去敏捷加值,所以可以偷袭
Invisible: Invisible creatures are visually undetectable. An invisible creature gains a +2 bonus on attack rolls against a sighted opponent, and ignores its opponent’s Dexterity bonus to AC (if any). See Invisibility, under Special Abilities.
又已知See Invisible 效果为可以让人看到效果范围内的隐形生物,但并不会清除隐形生物身上的Invisible状态。
Source PRPG Core Rulebook pg. 339
School divination; Level adept 2, alchemist 2, arcanist 2, bard 3, bloodrager 2, inquisitor 2, investigator 2, mesmerist 3, occultist 2, psychic 2, skald 3, sorcerer 2, spiritualist 2, summoner 2, summoner (unchained) 2, witch 2, wizard 2
Casting
Casting Time 1 standard action
Components V, S, M (talc and powdered silver)
Effect
Range personal
Target you
Duration 10 min./level (D)
Description
You can see any objects or beings that are invisible within your range of vision, as well as any that are ethereal, as if they were normally visible. Such creatures are visible to you as translucent shapes, allowing you easily to discer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isible, invisible, and ethereal creatures.
The spell does not reveal the method used to obtain invisibility. It does not reveal illusions or enable you to see through opaque objects. It does not reveal creatures who are simply hiding, concealed, or otherwise hard to see.
所以可以得,一个拥有Invisible状态的生物在攻击拥有视觉并且释放了See Invisible的目标时,由于他依然拥有Invisible状态所以他可以对该目标攻击+2打失敏并且造成偷袭。
:em014 :em014 :em014 :em014
再已知 闪光尘只能勾勒出外形,并且减少隐匿加值,并不会消除Invisible状态。
Source PRPG Core Rulebook pg. 290
School conjuration (creation); Level arcanist 2, bard 2, bloodrager 2, magus 2, mesmerist 2, occultist 2, skald 2, sorcerer 2, summoner 2, summoner (unchained) 2, witch 2, wizard 2
Casting
Casting Time 1 standard action
Components V, S, M (ground mica)
Effect
Range medium (100 ft. + 10 ft./level)
Area creatures and objects within 10-ft.-radius spread
Duration 1 round/level
Saving Throw Will negates (blinding only); Spell Resistance no
Description
A cloud of golden particles covers everyone and everything in the area, causing creatures to become blinded and visibly outlining invisible things for the duration of the spell. All within the area are covered by the dust, which cannot be removed and continues to sparkle until it fades. Each round at the end of their turn blinded creatures may attempt new saving throws to end the blindness effect.
Any creature covered by the dust takes a –40 penalty on Stealth checks.
可得,今天我高隐就要顶着闪光尘把你们都杀了! :em014 :em014 :em014 :em014 :em014 :em014
-
我用的规则书上,作为专有名词的invisible下面一般有下划线(超链接),直接指向状态中的invisible(隐形,由隐形术带来的);而一般描述中的invisible则没有下划线。两者区分的很清楚。
请问什么样的规则书,方便分享一下吗?
-
这个是官方的划分http://legacy.aonprd.com/coreRuleBook/glossary.html
Invisible: Invisible creatures are visually undetectable. An invisible creature gains a +2 bonus on attack rolls against sighted opponents, and ignores its opponents' Dexterity bonuses to AC (if any). See Invisibility, under Special Abilities.
里面直接让你参考Invisibility
其次 我拿目盲和invisible举例主要是证明这2个是不同的状态
而规则原文并没有给这2个状态的联动
目前官方给出Invisible的描述就只有这一段话
最后,关于tougou的部分
1.识破隐形写了"You can see any objects or beings that are invisible within your range of vision, as well as any that are ethereal, as if they were normally visible."
你把隐形单位视为可视单位,那么自然对方拿不到隐形的好处
作为参考,这是游侠即刻仇敌的内容
“Select one of your favored enemy types. For the duration of the spell, you treat the target as if it were that type of favored enemy for all purposes.”
2. 闪光尘早就是历史遗留问题了(早期资源描述随意)
闪光尘描述是“A cloud of golden particles covers everyone and everything in the area, causing creatures to become blinded and visibly outlining invisible things for the duration of the spell.”
如果认为这个visibly outlining invisible things 是法术效果的一部分,那么自然可以反隐。
如果认为它没有和妖火一样写清楚,那么就不行
实际上,OP和我跑的时候就会确认闪光尘到底能不能反隐.......
-
是我字太小看不到吗?再说一遍好了
See Invisibility, under Special Abilities. 这里的Invisibility是特殊能力中的Invisibility,不是斜体的法术Invisibility
PDF版本的CRB的确是有超链接的,起码第六版印刷是有的
但我翻了一遍,有超链接的invisible只有以下这些:
直觉闪避、符文领域能力、精类血脉9级能力和幻象学派8级能力、盲斗、撤退动作、水下战斗规则、法术简述、幻化灵体、闪光尘、金刚拳、守护刻文、引导之手、即刻召唤、隐形术、消除隐形、MAGE’S FAITHFUL HOUND(一个没翻译过的核心法术,可能是后加的)、法师豪宅、镜影术、假象术、相位门、化铁为石、排斥术、识破隐形、隔离术、真视术、御风而行、诡术师9级隐形盗贼
这些均指向状态部分的invisible,而状态的invisible并不能先入为主因为是一个词的变位就说是来源于类隐形术的能力。法术隐形术Invisibility只是根据“不可见”来命名的法术而已。
认为invisible状态只能来源于类隐形术的能力倒也不是完全没有佐证:
水下战斗一节:
Invisibility: An invisible creature displaces water and leaves a visible, body-shaped “bubble” where the water was displaced. The creature still has concealment (20% miss chance), but not total concealment (50% miss chance).
通过掩蔽或是隐蔽躲藏的应该不受影响才对。
不过,如果按照invisible是来自类隐形术效果的状态的逻辑推演下去,代价是什么呢?
代价是,潜行不能偷袭了,因为的确哪里都没有说潜行可以偷袭——只有在潜行状态视为不可见(invisible)的时候,潜行偷袭才成立
-
Pathfinder - Core Rulebook (6th Printing).pdf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Qwl58tapOwWoVn6XE59iA
提取码:i31j
-
暂且先不论后果,只论RAW的话。
隐形获得偷袭可能是来自战斗规则之下战斗修正(COMBAT MODIFIERS)中表格-攻击检定修正(Table 8–5: Attack Roll Modifiers),
隐形(invisible)之下注释2:目标的AC失去敏捷加值。(The defender loses any Dexterity bonus to AC.) 以上出自CRB pg.195
我认为,确实不能仅凭invisible和invisibility的词根相同就说明二者是同一个内容,但哪些法术、特殊能力能导致invisible,规则书里应该是有明文的。
首先,法术invisible会导致目标进入隐形状态(超链接指向condition中的invisible,pg.302)。其他法术也有可能导致这个效果。(也当有超链接)
另附录1特殊能力之下有invisibility,从效果上判断,它和condition下的invisible是同一个状态,只是是由于来源于special ability而不是法术。 pg.563
现在焦点在,得证明隐雾术确实能够提供invisible效果,(依逻辑1),或隐匿(stealth)能提供invisible(依逻辑2),才能说明雾贼可以偷袭。这就是我没有在规则书中找到,而想求教的问题。
-
:em032绝了,我在Humble Bundle上买的CRB里确实有超链接,手机上存的忘了哪找的CRB也写着Sixth printing但就™没有超链接,坑啊。
Pathfinder - Core Rulebook (6th Printing).pdf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Qwl58tapOwWoVn6XE59iA
提取码:i31j
谢谢。
-
另,关于闪光尘,我有个小问题。
假设闪光尘的“visibly outlining invisible things”理解为法术效果,那么是说只要施法时,目标在法术范围中,他便全身沾满了闪光的粉尘,其后哪怕他离开法术范围,在法术的持续时间内仍会显形;还是说只有在法术范围内才会被勾勒出轮廓,只要离开就仍然变得隐形了?
-
因為這個網站不會按照書那樣幫你排好前後章節。
然後,提一個常識,PF的官方書籍如果想強調這個東西是法術或奇物,都會用斜體。
當然,也有極少量的沒有,因為排版/校對錯誤。
-
先回答之前的问题
我说的参考Invisibility是说那一章
而那一章并没有提供任何潜行和隐形的互动关系 草率的认为看不见即隐形是很奇怪的
而在潜行的这一部分里面
专门提到了隐形可以给潜行获得加值
倘若潜行可以获得隐形 那岂不是套娃了?
关于潜行和隐形的判法在1版并没有写清楚,我这里推荐参考2版判法
在PF2E里面是潜行这个动作会让你下次攻击时将(未发现你的)敌方视为措手不及
You become observed as soon as you do anything other than Hide, Sneak, or Step. If you attempt to Strike a creature, the creature remains flat-footed against that attack, and you then become observed.
综上所述 目前规则并没有提供任何”对目标全掩蔽即获得隐形“的条文,所以认为这个相等是不合理的。
实际上从规则角度来看 一个生物躲在1个2x2的雾里面即可对另外一方面单方面偷袭 也是非常奇怪的。
从严格角度来说 应该是雾贼射击应该是要走狙击规则的
-
实际上如果你去D20PFSRD,里面Invisible直接就是描述为“由隐形术获得的状态”
:em001 但因为很多人利益相关,所以强行认为“Invisible”是所谓的不可见状态。
P.S.:严格按照RAW,目盲和Invisible没有任何互动 在战斗规则中明确把目盲和Invisible划分为2个状态
其實我很好奇,這在d20PFSRD的哪邊? 有網址或原文嗎? 因為我沒有找到。
-
实际上如果你去D20PFSRD,里面Invisible直接就是描述为“由隐形术获得的状态”
:em001 但因为很多人利益相关,所以强行认为“Invisible”是所谓的不可见状态。
P.S.:严格按照RAW,目盲和Invisible没有任何互动 在战斗规则中明确把目盲和Invisible划分为2个状态
其实我很好奇,这在d20PFSRD的哪边? 有网址或原文吗? 因为我没有找到。
这个是我一开始看错了,但是参考隐形那一章也不影响判断。
-
:em025
回星云:首先我提出这个是在胡搅蛮缠,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判断就可以得出我的那个结论是错误的。
假设原命题为:若目标隐形,则目标不可见。其逆否命题为若目标可见,则目标没有隐形。当然这只是不严谨的表述方式,但大概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其中原命题为真,逆否命题也为真。所以才可以得出 —— 识破隐形可以令目标可见,所以会让隐形失效。
但这显然是符合逻辑的“常识”推断。按照本帖的副标题是不被接受的。( :em032
因为从来没有规则写明,生物可见会让隐形失效,不如说依据识破隐形的说法,隐形生物和未隐形生物在他的视觉效果里是两种不同的情况,所以依次判断隐形生物在识破隐形的生物眼里仍属于一种特殊状态,理应享受隐形状态的加成。可见,仅仅是可见,允许定位,允许释放指定生物的法术或者能力哦对了隐形会获得全遮蔽所以还是没有法术效果线 :em001——但对方仍享受隐形的好处。
另外即刻宿敌是让你得到宿敌的效果,而不是让对方受到什么影响,所以我认为不能参考,可以去找找其他的参考。
当然以上还是胡搅蛮缠,我们当然可以用“常识”得出这几个问题的结论,不过挺好玩的。再辨辨,再辨辨。
没错,即便在UI里,直接观察也没有说会失去隐形。
直接观察(Observing):警戒等级的最高一级代表角色已经可以直接地使用他的精确感官,比如视觉,观察正在潜行的生物。达到这个等级通常的起因是角色已经在用来对抗潜行者的潜行检定的察觉检定上击败了潜行者,或是他获得了对潜行者直接无遮蔽的视线,又或是他拥有可以看穿潜行者使用隐形或是类似的隐蔽手段的能力。
-
潜行这个是pf在简化继承3r技能系统时产生的问题。 :em020
在3r分成潜行(对抗聆听)和躲藏(对抗侦查)两个部分,而隐形只会为躲藏提供加值(即隐形生物无法被看到,但能被听到、闻到、感觉到。)
在pf里面合并成隐匿和察觉,在细节上就会显得特别迷惑。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在战斗修正(COMBAT MODIFIERS)中
3r的附注是“防御者失去所有AC上敏捷加值。如果目标已经目盲则无法获得这个加值”
pf的附注就只有“目标的AC失去敏捷加值。”
最后的话,说一个我之前思考过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方向,Invisible这个是说攻击者,而这个攻击者的定义除了攻击者本体以外还是否包括进行攻击的武器本身?
毕竟战斗规则本身不是法庭上判断凶手是谁,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际造成伤害的“武器”本身才是攻击的主体,而人不过是为武器提供动能的工具人罢了。
言下之意我就是来搅屎的!我话撂这了,应当武器与攻击的人均Invisible时,才能获得“目标的AC失去敏捷加值,並且攻击者+2ab”
远程狗都给爷死!!!! :em014 :em014 :em014 :em014
-
呃,其实那个法术就叫Invisibility而不是Invisible。
用超链接判断是术语还是描述我觉得有问题,SA的Invisibility描述中出现的Invisible都没加超链接指向Condition,而Invisibility的描述中又没有目标失敏,总不能说Invisibility影响的生物打人不失敏吧……
个人认为应该分两种状态,单纯看不到没有Sight的Invisible和Invisibility造成的Invisible,前者只有Condition中描述的效果,后者前者的基础上额外获得Invisibility描述中的效果。认为Invisible一定是隐形术造成的和认为潜行默认+20一样极端片面,愚以为不可取。虽然根本不存在什么潜行默认+20,潜行只要求cover或者concealment,这两者都不要求完全没有line of sight,说不上是Invisible。
-
潜行这个是pf在简化继承3r技能系统时产生的问题。 :em020
在3r分成潜行(对抗聆听)和躲藏(对抗侦查)两个部分,而隐形只会为躲藏提供加值(即隐形生物无法被看到,但能被听到、闻到、感觉到。)
在pf里面合并成隐匿和察觉,在细节上就会显得特别迷惑。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在战斗修正(COMBAT MODIFIERS)中
3r的附注是“防御者失去所有AC上敏捷加值。如果目标已经目盲则无法获得这个加值”
pf的附注就只有“目标的AC失去敏捷加值。”
最后的话,说一个我之前思考过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方向,Invisible这个是说攻击者,而这个攻击者的定义除了攻击者本体以外还是否包括进行攻击的武器本身?
毕竟战斗规则本身不是法庭上判断凶手是谁,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际造成伤害的“武器”本身才是攻击的主体,而人不过是为武器提供动能的工具人罢了。
言下之意我就是来搅屎的!我话撂这了,应当武器与攻击的人均Invisible时,才能获得“目标的AC失去敏捷加值,并且攻击者+2ab”
远程狗都给爷死!!!! :em014 :em014 :em014 :em014
@灯泡 请在绿皮使用心灵传动时采用这种判法
-
暂且先不论后果,只论RAW的话。
隐形获得偷袭可能是来自战斗规则之下战斗修正(COMBAT MODIFIERS)中表格-攻击检定修正(Table 8–5: Attack Roll Modifiers),
隐形(invisible)之下注释2:目标的AC失去敏捷加值。(The defender loses any Dexterity bonus to AC.) 以上出自CRB pg.195
我认为,确实不能仅凭invisible和invisibility的词根相同就说明二者是同一个内容,但哪些法术、特殊能力能导致invisible,规则书里应该是有明文的。
首先,法术invisible会导致目标进入隐形状态(超链接指向condition中的invisible,pg.302)。其他法术也有可能导致这个效果。(也当有超链接)
另附录1特殊能力之下有invisibility,从效果上判断,它和condition下的invisible是同一个状态,只是是由于来源于special ability而不是法术。 pg.563
现在焦点在,得证明隐雾术确实能够提供invisible效果,(依逻辑1),或隐匿(stealth)能提供invisible(依逻辑2),才能说明雾贼可以偷袭。这就是我没有在规则书中找到,而想求教的问题。
special ability并非一个和法术,超自然能力,类法术能力或特异能力平级的概念,而是包含了它们和许多其他能力的附录,更像一个没处放的名词解释。
“The following special abilities include rules commonly used by a number of creatures, spells, and traps”
没有理由认为特殊能力的来源是字面意义上的“特殊能力”的。属性加值、毒素也被放在了这里,它是没处放的规则的附录。
的确,没有任何地方说隐匿可以视为invisible就是了。我支持雾的全掩蔽提供隐匿的条件,并且应用狙击规则,这样只需要引入一条额外规则:即缺失的部分恰恰是隐匿和AC失去敏捷加值的规则。
-
暂且先不论后果,只论RAW的话。
隐形获得偷袭可能是来自战斗规则之下战斗修正(COMBAT MODIFIERS)中表格-攻击检定修正(Table 8–5: Attack Roll Modifiers),
隐形(invisible)之下注释2:目标的AC失去敏捷加值。(The defender loses any Dexterity bonus to AC.) 以上出自CRB pg.195
我认为,确实不能仅凭invisible和invisibility的词根相同就说明二者是同一个内容,但哪些法术、特殊能力能导致invisible,规则书里应该是有明文的。
首先,法术invisible会导致目标进入隐形状态(超链接指向condition中的invisible,pg.302)。其他法术也有可能导致这个效果。(也当有超链接)
另附录1特殊能力之下有invisibility,从效果上判断,它和condition下的invisible是同一个状态,只是是由于来源于special ability而不是法术。 pg.563
现在焦点在,得证明隐雾术确实能够提供invisible效果,(依逻辑1),或隐匿(stealth)能提供invisible(依逻辑2),才能说明雾贼可以偷袭。这就是我没有在规则书中找到,而想求教的问题。
special ability并非一个和法术,超自然能力,类法术能力或特异能力平级的概念,而是包含了它们和许多其他能力的附录,更像一个没处放的名词解释。
“The following special abilities include rules commonly used by a number of creatures, spells, and traps”
没有理由认为特殊能力的来源是字面意义上的“特殊能力”的。属性加值、毒素也被放在了这里,它是没处放的规则的附录。
的确,没有任何地方说隐匿可以视为invisible就是了。我支持雾的全掩蔽提供隐匿的条件,并且应用狙击规则,这样只需要引入一条额外规则:即缺失的部分恰恰是隐匿和AC失去敏捷加值的规则。
这个其实就是在2版补上了
2版潜行成功后,下一次攻击时敌人会陷入措手不及(虽然2版措手不及没那么厉害)。
1版也完全可以拿这句话来弥补上潜行的盲点。
-
討論就討論,地圖炮省省,不然我就動手了。
誰先開的地圖炮自己知道,自重些。
-
从一个侧面可以澄清“潜行后的第一击,目标会失去敏捷加值”,可以通过盗贼的技能解放里可以看出。
潜行(Stealth)
在潜行技能中投入足够的技能点,便可以获得后述能力。
5点:由于进行狙击(sniping)而使潜行承受的减值降低10点。
10点:快速移动(moving quickly)对潜行检定产生的减值减半,这包括了5点技能点解放的能力、以全速移动(moving full speed)、以及在分散对方注意力(creating a distraction)后抵达隐蔽处(reaching concealment)。
15点:若你在成功使用潜行技能后进行攻击,那么目标在对抗你的回合结束之前作出的所有你的攻击时,都会失去敏捷加值。
20点:若你在成功使用潜行技能后进行攻击,那么目标在对抗你的下个回合开始之前作出的所有你的攻击时,都会失去敏捷加值。
-
:em025
回星云:首先我提出这个是在胡搅蛮缠,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判断就可以得出我的那个结论是错误的。
假设原命题为:若目标隐形,则目标不可见。其逆否命题为若目标可见,则目标没有隐形。当然这只是不严谨的表述方式,但大概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其中原命题为真,逆否命题也为真。所以才可以得出 —— 识破隐形可以令目标可见,所以会让隐形失效。
但这显然是符合逻辑的“常识”推断。按照本帖的副标题是不被接受的。( :em032
因为从来没有规则写明,生物可见会让隐形失效,不如说依据识破隐形的说法,隐形生物和未隐形生物在他的视觉效果里是两种不同的情况,所以依次判断隐形生物在识破隐形的生物眼里仍属于一种特殊状态,理应享受隐形状态的加成。可见,仅仅是可见,允许定位,允许释放指定生物的法术或者能力哦对了隐形会获得全遮蔽所以还是没有法术效果线 :em001——但对方仍享受隐形的好处。
另外即刻宿敌是让你得到宿敌的效果,而不是让对方受到什么影响,所以我认为不能参考,可以去找找其他的参考。
当然以上还是胡搅蛮缠,我们当然可以用“常识”得出这几个问题的结论,不过挺好玩的。再辨辨,再辨辨。
没错,即便在UI里,直接观察也没有说会失去隐形。
直接观察(Observing):警戒等级的最高一级代表角色已经可以直接地使用他的精确感官,比如视觉,观察正在潜行的生物。达到这个等级通常的起因是角色已经在用来对抗潜行者的潜行检定的察觉检定上击败了潜行者,或是他获得了对潜行者直接无遮蔽的视线,又或是他拥有可以看穿潜行者使用隐形或是类似的隐蔽手段的能力。
请勿混淆,即刻仇敌是”在该法术持续时间内,你会在任何方面均将目标视同为该类宿敌。“
所以你用破敌箭也可以破到,可不仅仅得到宿敌的效果。
因此非常清晰,即刻宿敌把普通生物视为特定种类生物判断,而游侠攻击特定种类生物可以拿到宿敌加值。
同理,识破隐形将隐形单位视为正常单位,因此攻击和防御时对方也按照可见单位来判断。
实际上,识破隐形并不会让隐形单位解除隐形。 解除隐形的叫做消除隐形。让目标无法获得隐形好处的叫做妖火。
-
:em025
回星雲:首先我提出這個是在胡攪蠻纏,因為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判斷就可以得出我的那個結論是錯誤的。
假設原命題為:若目標隱形,則目標不可見。其逆否命題為若目標可見,則目標沒有隱形。當然這隻是不嚴謹的表述方式,但大概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其中原命題為真,逆否命題也為真。所以才可以得出 —— 識破隱形可以令目標可見,所以會讓隱形失效。
但這顯然是符合邏輯的“常識”推斷。按照本帖的副標題是不被接受的。( :em032
因為從來沒有規則寫明,生物可見會讓隱形失效,不如說依據識破隱形的說法,隱形生物和未隱形生物在他的視覺效果里是兩種不同的情況,所以依次判斷隱形生物在識破隱形的生物眼裡仍屬於一種特殊狀態,理應享受隱形狀態的加成。可見,僅僅是可見,允許定位,允許釋放指定生物的法術或者能力哦對了隱形會獲得全遮蔽所以還是沒有法術效果線 :em001——但對方仍享受隱形的好處。
另外即刻宿敵是讓你得到宿敵的效果,而不是讓對方受到什麼影響,所以我認為不能參考,可以去找找其他的參考。
當然以上還是胡攪蠻纏,我們當然可以用“常識”得出這幾個問題的結論,不過挺好玩的。再辨辨,再辨辨。
沒錯,即便在UI里,直接觀察也沒有說會失去隱形。
直接觀察(Observing):警戒等級的最高一級代表角色已經可以直接地使用他的精確感官,比如視覺,觀察正在潛行的生物。達到這個等級通常的起因是角色已經在用來對抗潛行者的潛行檢定的察覺檢定上擊敗了潛行者,或是他獲得了對潛行者直接無遮蔽的視線,又或是他擁有可以看穿潛行者使用隱形或是類似的隱蔽手段的能力。
請勿混淆,即刻仇敵是”在該法術持續時間內,你會在任何方面均將目標視同為該類宿敵。“
所以你用破敵箭也可以破到,可不僅僅得到宿敵的效果。
因此非常清晰,即刻宿敵把普通生物視為特定種類生物判斷,而遊俠攻擊特定種類生物可以拿到宿敵加值。
同理,識破隱形將隱形單位視為正常單位,因此攻擊和防禦時對方也按照可見單位來判斷。
實際上,識破隱形並不會讓隱形單位解除隱形。 解除隱形的叫做消除隱形。讓目標無法獲得隱形好處的叫做妖火。
识破隐形当然不会让隐形单位解除隐形,因为它不是消除隐形。也不会让目标无法获得隐形好处,因为它不是妖火。
如果将打失敏视作隐形状态提供的buff,而跟可不可见没关系的话。那就存在可见的隐形单位, 不冲突 :em001(这当然是超级矛盾的。
这里不如用闪现术来解释,因为闪现术属于灵化状态,而识破隐形可以将灵化状态视为正常可见的状态,那么是不是视为正常单位然后随便打呢?
不是,闪现术明确说就算可见也有20%失手,这说明灵化状态在其他层面上依然有效并提供好处,而不会因为视为正常单位就全没了。
同理,隐形状态依然生效,考虑到可见那就没有全遮蔽咯,然后如果全遮蔽与失敏没有关系,那在隐形状态仍然有效的情况下,不就可以获得+2并且打失敏么。 :em028合理吧
-
如果要扯RAW的话我宁可相信视线外潜行默认+20 :em032。至少比脑补出来的“Invisible是隐形”更加贴合原文。
-
别打滚了
识破隐形的效果就是将隐形单位视为可见单位
因此在攻防互动的情况下不被当成隐形判
就好比即刻宿敌把其他种族视为特定种族
因此我在攻防互动的情况下把你当做特定种族一样
-
呃,其实那个法术就叫Invisibility而不是Invisible。
用超链接判断是术语还是描述我觉得有问题,SA的Invisibility描述中出现的Invisible都没加超链接指向Condition,而Invisibility的描述中又没有目标失敏,总不能说Invisibility影响的生物打人不失敏吧……
个人认为应该分两种状态,单纯看不到没有Sight的Invisible和Invisibility造成的Invisible,前者只有Condition中描述的效果,后者前者的基础上额外获得Invisibility描述中的效果。认为Invisible一定是隐形术造成的和认为潜行默认+20一样极端片面,愚以为不可取。虽然根本不存在什么潜行默认+20,潜行只要求cover或者concealment,这两者都不要求完全没有line of sight,说不上是Invisible。
用超链接来判断术语确实有点问题。
分成两种invisible,我感觉也很合适。至于说第一种out of sight对应condition中的描述我略有不同看法,我感觉out of sight还是走隐匿(stealth)的判法更合适。
29楼妖猫末段所述,我非常认同感,我通常使用也就是这种判法
-
从一个侧面可以澄清“潜行后的第一击,目标会失去敏捷加值”,可以通过盗贼的技能解放里可以看出。
潜行(Stealth)
在潜行技能中投入足够的技能点,便可以获得后述能力。
5点:由于进行狙击(sniping)而使潜行承受的减值降低10点。
10点:快速移动(moving quickly)对潜行检定产生的减值减半,这包括了5点技能点解放的能力、以全速移动(moving full speed)、以及在分散对方注意力(creating a distraction)后抵达隐蔽处(reaching concealment)。
15点:若你在成功使用潜行技能后进行攻击,那么目标在对抗你的回合结束之前作出的所有你的攻击时,都会失去敏捷加值。
20点:若你在成功使用潜行技能后进行攻击,那么目标在对抗你的下个回合开始之前作出的所有你的攻击时,都会失去敏捷加值。
出自unchained的技能解放规则。这是很坚实的旁证,也正好与设计师在论坛上的回答相符合。这也正是29楼妖猫所说的缺失部分和30楼星云所说的1版缺失。
-
用超链接来判断术语确实有点问题。
分成两种invisible,我感觉也很合适。至于说第一种out of sight对应condition中的描述我略有不同看法,我感觉out of sight还是走隐匿(stealth)的判法更合适。
29楼妖猫末段所述,我非常认同感,我通常使用也就是这种判法
out of sight算隐匿那不就还是只有一种Invisible嘛,如果condition中描述的Invisible不是因为out of sight而来,那是因为什么呢?
而且你说隐匿我有了新的思路。隐匿的效果是对察觉失败的目标视同全隐蔽,那反过来说全隐蔽的角色不就相当于隐匿自动成功吗?而且如果没有什么证据表明隐匿和全隐蔽不同,那么隐匿能偷袭全隐蔽也能偷袭才对。
狙击是因为隐匿不要求out of sight,在别人的视线中有cover或者concealment都可以进行隐匿鉴定以视为对目标具有全隐蔽,但其实并不真的具有全隐蔽,所以狙击敌人会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失去全隐蔽,需要再进行一次隐匿检定以再次获得对目标的全隐蔽。雾贼在雾中本身已经处于全隐蔽了,攻击敌人也不会失去全隐蔽,是否进行隐匿检定对雾贼的状态没有任何影响,为什么要引用狙击规则呢?
隐匿的效果是对目标视同全隐蔽,已经全隐蔽的情况下还要隐匿就意义不明,故此我不赞成妖猫的判法。
技能解放那个是可以在失去全隐蔽后站在目标的视线里强行偷袭,属于进一步运用,和这楼的讨论没太大关系了。
-
新问题。如果接受设计师的解释,认为成功的隐匿可以造成失敏。那是不是意味着“隐匿-失敏”,可以取代攻击检定修正中的“隐形-失敏”。(因为隐形实际上也需要【隐匿】对抗【察觉】。)
例如,一个施加了隐形术的盗贼,在隐匿-察觉对抗检定中失败了,他的目标察觉到了他在哪一格,但根据special abilities下的invisibility章节,他仍处于隐形状态且享受全隐蔽的50%miss。那么,这种情形下他是否仍能对其目标打出偷袭伤害呢?
-
新问题。如果接受设计师的解释,认为成功的隐匿可以造成失敏。那是不是意味着“隐匿-失敏”,可以取代攻击检定修正中的“隐形-失敏”。(因为隐形实际上也需要【隐匿】对抗【察觉】。)
例如,一个施加了隐形术的盗贼,在隐匿-察觉对抗检定中失败了,他的目标察觉到了他在哪一格,但根据special abilities下的invisibility章节,他仍处于隐形状态且享受全隐蔽的50%miss。那么,这种情形下他是否仍能对其目标打出偷袭伤害呢?
可以
-
那是不是意味着“隐匿-失敏”,可以取代攻击检定修正中的“隐形-失敏”。
显然不行啊,隐形带来的失敏和隐匿是否成功有什么关系?
因为隐形实际上也需要【隐匿】对抗【察觉】。
不懂你什么意思,隐形要什么隐匿,难道察觉成功还能扒对面隐形不成···
隐匿的效果是对察觉失败的目标视同全隐蔽,那反过来说全隐蔽的角色不就相当于隐匿自动成功吗?而且如果没有什么证据表明隐匿和全隐蔽不同,那么隐匿能偷袭全隐蔽也能偷袭才对。
隐匿不要求out of sight,在别人的视线中有cover或者concealment都可以进行隐匿鉴定以视为对目标具有全隐蔽,但其实并不真的具有全隐蔽,所以狙击敌人会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失去全隐蔽,需要再进行一次隐匿检定以再次获得对目标的全隐蔽。
-
因为隐形实际上也需要【隐匿】对抗【察觉】。
不懂你什么意思,隐形要什么隐匿,难道察觉成功还能扒隐形不成···
隐形视为全隐蔽,且隐匿+20(静止+40)。通过察觉技能可以判断隐形生物位置,但因为全隐蔽,所以不能直接攻击生物,只能攻击格子。
-
因为隐形实际上也需要【隐匿】对抗【察觉】。
不懂你什么意思,隐形要什么隐匿,难道察觉成功还能扒隐形不成···
隐形视为全隐蔽,且隐匿+20(静止+40)。通过察觉技能可以判断隐形生物位置,但因为全隐蔽,所以不能直接攻击生物,只能攻击格子。
可是不管隐匿成不成功,隐形者仍然是隐形,有隐形的一切好处啊。察觉只能定位格子,不提供任何对隐形的加成。
-
每次看到這種辯論我都在想,規則律師的「律師」兩字,也許不是玩笑
-
正规律师是要看书考证的,不是什么教主自己编个逻辑还能跟人扯几十帖的。